杭州的中國絲綢博物館對外展出敦煌莫髙窟出土的絲織
中國紐扣交易網至新消息:
“開元十三年七月十四日”,這個日期距離今天已近1300年,而在一件敦煌莫髙窟出土的經幡上,觀衆仍然可以看到上麵的墨迹-當時的大唐進入極盛,年輕的李白辭别蜀中故鄉,正在壯遊天下。
從2013年12月29日起至2014年3月15日,62件(組)紡織品文物經過修複整理後,在杭州的中國絲綢博物館對外展出。這批織品産於自北魏迄元朝的近千年間,原材料包括絲、毛、棉、麻,僅絲織品就有绫、羅、絹、绮等多個品種。這件有明確紀年的經幡,就是修複後的成果。
甘肅省敦煌研究會會長、敦煌研究院副院長羅華慶研究員錶示,這批紡織品也是首次在敦煌以外的地方與觀衆見麵。
絲綢之路得名於絲綢,敦煌是這條商路上的重要集散地,後人也在莫髙窟藏經洞發現瞭大批紡織品文物。作爲文明的載體、人們必備的生活用品以及奢侈品,無論是工藝、圖案還是文字,它們都蘊含着太多信息有待解讀。
但是藏經洞中的大量紡織品文物,已經在一個多世紀前被英、法、俄、日等多國的探險傢帶到海外。全國人大代錶、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趙豐研究員多年來一直在主編《敦煌絲綢藝術全集》,目前英藏卷、法藏卷已經完成,俄藏卷正在編撰。他錶示,國内可供研究的敦煌古代紡織品實物較少,而對古代紡織品的研究必須以實物爲依託。
上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莫髙窟清理發掘過程中獲得瞭兩批古代紡織品,它們是國内僅存的敦煌莫髙窟紡織品文物。中國絲綢博物館技術部主任汪自強研究館員告訴記者,這批文物能夠保存之今,敦煌的氣候當居首功。“紡織品需要恆溫恆濕的環境才能持镹保存,我們在南方也發現過古代紡織品,但是已經腐朽得像泥一樣。”
然而,殘缺、褪色、粘連、皺褶、污染、糟朽、蟲害、水漬……曆經千年,這批紡織品也躱不開時間的侵蝕,且不少爲殘片。從2012年起,敦煌研究院與中國絲綢博物館闔作對它們進行修複。國傢文物局的紡織品文物保護重點科研基地就設在絲博,從21年前成立開始,這裏的工作人員就開始從事古代紡織品修複工作。
文物修複工作是考驗耐心的活,紡織品文物也不例外。參加修複工作的王淑娟說,第一項工作是信息採集,分析紡織品的材質、工藝、染料乃至於上麵的污漬,然後才開始清洗、平整、修補,修補工作就是針線活,但是往往幹一天,也隻能複原一個平方分米的麵積。十多名工作人員參加修複,她們都是女性,而工作環境就像是一座玻璃溫室,氣溫在20-25攝氏度,相對溫度在55-60%。
複原一件絲綢,就複原瞭一段絲綢之路的曆史。在唐代,杭州就以生産柿蒂紋樣的“柿蒂绫”著稱,被白居易吟詩贊歎,而莫髙窟出土的紡織品中同樣出現瞭“柿蒂绫”。
羅華慶指着一件供奉佛事的北魏刺繡說,上麵有清晰的“廣陽王”字樣,很可能就是當時的廣陽王派人從北魏國都平城送到敦煌來的,而且可能是帶瞭一批絲綢,一路分送。
而在一件元代出土的紅地雙頭鷹織金錦上,趙豐發現,它與美國克利夫蘭博物館的藏品驚人地一緻。“它們是元代"回回織工"的作品,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成果。”
而對於觀衆和遊客而言,敦煌出土紡織品的修複工作將讓他們看到一個更爲精彩的莫髙窟。羅華慶說,敦煌莫髙窟是佛教藝術的寶庫,可以想見當年每座洞窟裏都供奉着大量的紡織品,事實上他們在考古中也發現瞭懸幡用的掛鈎,因此,隨着修複工作的深入,考古工作者可以更好地複原洞窟中的陳設。
“像這件香囊的編織技法和圖案,要是有心人複製出來,一定會得到消費者的喜愛。”趙豐說,接下來他們會對敦煌出土的紡織品進行數字化信息採集整理,將其中的服飾文化元素介紹給當今的時尚服裝界。
本文來自中國紐扣交易網http://niukou.991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