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Eng
收藏夾
-> -> -> - >
[供應信息]主題: 佛緣總結佛陀語錄 ...   發佈者: 李老師
04/30/2013
Visit:25 ,Today:1

佛緣總結佛陀語錄

佛陀語錄能戰勝自己的人一、能戰勝自己的人,是很好的。註:戰勝自己,是戰勝自己的壞唸頭。例如:有貪求的唸頭生起時,能戰勝滅掉;有氣惱的唸頭生起時,能戰勝滅掉,這便是戰勝自己。這種戰勝自己,比較戰勝别人更要好。二、聽說:就是我自己,至難教導訓練。註:自己,是至難教導訓練的。往往袒護自己,放任自己,做錯事亦不肯認錯,既不肯認錯,就不會有教導自己。相反的,别人做錯,我們會馬上指責他、教導他、訓練他、強迫他不要做錯,他從此或者不敢再做錯。所以說起來,教導訓練别人,比較教導訓練自己,是更容易的。三、經過訓練教導得好的人,是光明的人。註:每個人,都可以教導訓練,而做一個好人。好人,是一個有好的行爲的人。如同野象,經過教導訓練,而變做傢象一樣。這種經過教導訓練的好人,是一個有光明前途的人。

(摘自《佛陀語錄》黃仁堪譯)

說明:本書爲泰國僧皇波折羅禪那(金剛智,SomdetchPhraMahaSamanaChaoKromPhrayaVajirananavaroasa1859-1920)所編,原書每條法句的部分皆附泰文,本書則略去。

依靠自己四、自己,就是自己所依靠的人。註:自己,實在是我自己所至可依靠的人。其他的人,是不可依靠的。依靠自己的人格學問,刻苦耐勞,才是至好的依靠。五、就隻有自己,是自己所歸趣的。

註:人人各有至後的歸趣,這至後的歸趣,是各人自己做出來的。做好的,就得好的歸趣;做壞的,就得到壞的歸趣。

衆生喜歡愛自己六、自己,是至可愛的。註:各人都覺得自己是至可愛的。雖然,有時很愛别人,其實,這愛他人亦是爲瞭愛自己。有時,人可能自斃,但這自斃,亦是由於愛惜自己太甚。七、沒有其他的愛,比愛自己更甚。

註:人雖然有時愛别人,但都比不上愛自己。自己做錯事,自己很原諒自己;自己麵貌身材不美,亦覺得美好;學問人格不好,亦覺得很好。人都是至愛自己的。

隻有自己才能使自己明淨八、自己做壞瞭,自己傷惱。註:做壞瞭所得的結果,一定是憂傷苦惱;不做壞事,亦就一定無憂傷苦惱。可是人遇到憂傷苦惱,往往以爲是别人來害自己。其實,這些憂傷苦惱是自己去做壞事招來的。九、自己不做壞事,則自己明淨。

註:自己不做壞事,則自己當然是清明潔淨;人不能使别人清明潔淨,隻有自己,才能使自己清淨。

人品十二、品行好的人,一定會教導、訓練自己。註:好人有二種,一種是智識好,一種是品行好。智識好但是品行不好的人,不能算是好人。好人,一定要智識好和品行好。要品行好,一定要隨時常教導訓練自己。十三、自己已經教導訓練好的人,一定得到難以得到的依靠。

註:無論人或動物,都是貪生怕死。動物碰到危難便逃走;人類遇到困難,便想到可依靠的人。其實,如果自己時時教導訓練自己,一生便無危難,亦就是得到至可依靠的瞭。

十四、能保護自己的人,便能保護他的外物——妻子和財産。註:做壞事的人,是不能保護自己的人。做好事的人,是能保護自己的人。能保護自己的人,便能保護妻子和所有的財産。十五、如果知道自己至可愛,就應該好好的保護自己。

註:人人都知道自己至可愛,而且亦爲父母妻子所愛。所以,就應該好好地保護自己,使自己做一個可愛的人。保護自己,就是時時做好事,不要做壞事。

十六、有智識的人,應該使自己清明潔淨,沒有傷惱的心。註:傷惱的心就是無明,無明就是不明白、愚昧無知,亦就是貪、瞋、癡、忿恨、不知恩和嫉妒等唸頭。這些唸頭都是使自己的心頭傷惱,所以應該去掉這些壞唸頭,使心裏清明潔淨。十七、如何教訓别人,應該同樣教訓自己。

註:無論是父母教訓兒子、兄教訓弟、師長教訓學生,如何教訓别人,應該亦同樣教訓自己。例如教訓别人不要殺生物、不要偷盜、不要邪隱、不要妄語、不要飲酒。自己亦應該不要殺生物、不要偷盜、不要邪隱、不要妄語、不要飲酒。受教訓的人,才會服從。

十八、自己應當警告自己註:警告,是警告不要做壞事和警告做善事。警告的人,隻有二種,一種是别人的警告,一種是自己的警告。自己能警告自己,是至好的警告。十九、自己應當檢查自己

註:人的說話和行動,說慣瞭和做慣瞭亦就不知道是好是壞,别人又不敢告知。所以,至好要時常檢查自己的說話和行動,有沒有粗惡的、不好聽與不好看的,然後,改正那些不好聽的話和不好看的行動。

二十、自己應掙出泥窟,同象一樣的,自己掙出泥窟。註:象在飲水時,須預防不要跌入泥窟,如跌入時,又急急掙出。人對於色、聲、香、味、觸這些很似泥窟的東西,要預防不要跌入,如果失足跌入,自己亦要快快掙出。二十一、要自己保護自己的身體,不要使自己苦惱。

註:保護,是保護自己的身體無病、保護不受災難、保護不要做壞事。如果不這樣保護,一定生出許多苦惱。

二十二、不要殺死自己。註:自己殺死自己,叫做自斃。自斃有多種,人們都知道的。另外有緩慢的自斃,例如試毒和飲酒;亦有喜歡放蕩,染下性病的。這都是緩緩的自斃,雖然不會一時死去,但亦是一個“活屍”,比死去更苦。二十三、大丈夫,不要把自己送給他人。註:這意思是叫人不要把自己出賣給别人,自己應該是自己的,能依靠自己的。如果把自己賣給别人,以爲生活無憂,這是錯的。因爲不是自己的瞭,是别人所使用的奴隸瞭。二十四、大丈夫不可舍棄自己。

註:這一句,是說自己不可放任自己、不救自己、任自己衰敗窮苦、愚昧無知。大丈夫應當救護自己、能自立、能教别人自立,才是大丈夫。

二五、人不可忘卻自己。註:人,有一些是生長在富貴的傢庭,有大財産、有大權勢,所以驕傲自恃。這是忘卻自己、不知自己,不知自己亦是一個人。有些生在貧賤的傢庭,後來大富大貴,便傲慢自恃,這亦是忘卻自己、不知自己,不知自己亦是一個人。忘卻自己的人是一個壞人。二六、不要爲别人的利益,而破壞自己的利益。雖然,是較多的利益。

註:利益有二種,一種是自己的利益,一種是别人的利益。人不應該爲瞭别人的利益而破壞自己的利益。亦不應該爲瞭自己的利益,破壞他人的利益。

二五、人不可忘卻自己。註:人,有一些是生長在富貴的傢庭,有大財産、有大權勢,所以驕傲自恃。這是忘卻自己、不知自己,不知自己亦是一個人。有些生在貧賤的傢庭,後來大富大貴,便傲慢自恃,這亦是忘卻自己、不知自己,不知自己亦是一個人。忘卻自己的人是一個壞人。二六、不要爲别人的利益,而破壞自己的利益。雖然,是較多的利益。

註:利益有二種,一種是自己的利益,一種是别人的利益。人不應該爲瞭别人的利益而破壞自己的利益。亦不應該爲瞭自己的利益,破壞他人的利益。

二七、如果知道自己是可愛的,就不應該把壞事來配闔在自己的身上。註:自己是可愛的,應該把好的事、好的人格、好的知識來配闔湊成,做一個更可愛的自己。不應該把惡事壞事來配闔,因爲把惡事壞事來配闔就變成不可愛瞭。二八、自己因爲那樣事而責備自己,就不應該再去做那樣事。

註:自己已經知道這樣做是不好的瞭,是應該責備的瞭,例如,做工不盡力、言語不文雅、行爲不謙恭,這樣,就不應該再做。

不放逸品二九、不放逸,是不死的路。註:不放逸,就是不大意、不粗心、時時有正唸。我們做事如果不大意,就能保護身體的安全。例如駕駛汽車,如果不大意、不放逸,就很安全。做事不大意,就不會做壞事。所以是不死的路。三十、有智識的人,一定保護他的不放逸,如同保護他至髙貴的財産一樣。

註:普通人,時常太大意粗心;有智識的人,知道大意、放逸是死亡的路。所以,時時刻刻不敢大意、放逸,時時刻刻保護不大意、不放逸,如同保護他的至貴重的財産一樣。

三一、賢人,一定贊美不放逸。註:佛和衆賢人都贊美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人。因爲不放逸才會成功,會得到現在的利益和得到下一世的利益。三二、賢者,一定悅樂不放逸。

註:賢者,是一個有智識、聰慧的人。他知道放逸、大意、粗心的害處,亦知道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好處。所以,他就很喜歡悅樂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做一個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人。

三三、不放逸的人,一定不會死。註: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人爲什麽不會死?因爲他做事小心。小心保護他的身體,有病即速問醫生。行路亦小心,做事亦小心,又不敢做壞事。所以,他一定不會橫死。三四、不放逸的人住於禪觀,一定得到大快樂。

註:對身體不放逸的,得到身體的快樂;對做事不放逸的,得到心的快樂。如果專心一唸,能住於禪觀,一定得大快樂。

三五、不放逸的賢者,一定得到兩種利益。

註:不放逸、不大意、不粗心的聰慧人,一定做正當的職業,一定留心學習新的智識、結交好的朋友、不浪費金錢財物,又對於戒定慧多多修習。所以一定得到二種利益,一種是現在的利益,另一種是將來的利益。

三六、諸位,應具足不放逸。

註:這一句是佛陀世尊將入大般涅槃時的一句話,叫衆人把不放逸的精神,去做爲瞭自己和爲瞭大衆利益的事。因爲一切都是不能常住,遲早要衰朽壞滅。不要粗心大意,以爲自己還是年輕,其實緩點便會老、會病、會死的。

三七、諸位,應該悅樂、不放逸。

註:有智識的人,悅樂、不放逸,無論做事說話和想唸都不放逸、不粗心大意。但沒智識的人,卻認爲如果事事小心和不放逸,是麻煩的事。其實,每個人都應該悅樂、不放逸,才是好人,才是一個有智識的人。(摘自《佛陀語錄》黃仁堪譯)

佛陀的至後教誨

——節譯自英文版MAHA-PARINIBBANASUTTAANDTHETEACHINGOFBUDDHA

在驕薩羅國,娑羅樹林,佛對他的弟子作瞭至後一次的教誨;佛說:

“要自己度自己,不要依靠其他,要爲自己作照明,要以我的教義作照明,不要依其他外道教義。”——譯於倫敦大學圖書館

——節譯自英文版MAHA-PARINIBBANASUTTAANDTHETEACHINGOFBUDDHA

“想一想我們的形體,它們都污穢不淨。‘痛苦’與‘快樂’,都是‘苦’,我們怎可以縱容自己?想一想妳的形軀生命;它們都是如此短暫非恆。想一想一切物體的本質;所以它們的積習,能不能避免‘無常’和‘腐朽’?不必強求拒絕‘痛苦’,隻要依循我的教誨,妳們都會解脫。若能這樣做,妳們都是我真正的弟子。”——佛叮嚀

“我的弟子們:我給妳們的一切教誨,妳們要永遠記着,不要忘記。我的教誨值得妳們永遠思維,它們是永恆的財寶。若依循我的教誨,妳們永遠快樂。”——佛繼續叮嚀。

“我的教誨的要點是:妳們要降服自己的心,要遠離貪慾。要使自己行於正軌,要使自己清淨,要使自己忠誠。妳們要記住:形軀生命是短暫的。若果能這樣思維,妳們將可遠離貪慾、瞋恚。妳們可以遠離不善。”

“當妳們發現自己被貪慾引誘的時候,妳們一定要自我降服。妳們要做自己‘心’的主人,不要做‘心’的奴仆。”

●“要知道:一個人的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使人成爲畜牲。‘心’悟,這人成佛,‘心’迷,這人可以成爲邪魔。所以,妳們必須降服自心,不要使它離開正軌而入歧途。”

●“妳們要依我的教誨:妳們不要彼此爭辯,要互相敬重。妳們不要象‘水’和‘油’彼此排斥,妳們要象‘水’和‘乳’互相交融。”

●“妳們要在一起學習,在一起研究。妳們要在一起共同修行。妳們不要虛耗精力,不要糟蹋時間在那些怠惰的生活和無益的爭論中。妳們要以悟道的花朵和果實爲樂,這是法樂。”●“一切我的教誨都是由我親證而來。妳們要好好地隨順它,在任何情形下,都要依循它的精神而行。如果妳們疏忽瞭它,即使妳站在我身旁,但並沒有見到我。如果妳們依循我的教誨,即使妳遠離我,但妳實際在我身旁。”

 
最後更新: 2013-04-30 22:38:54
  • 評判這條信息 - 歡迎發表意見/建議 : 佛緣總結佛陀語錄

    * 必須填寫的資訊

    優秀信息 分類錯誤 違禁信息 垃圾信息 過期 其它

    姓名: *
    詳細內容: *
    聯繫電話:
    詳細地址:
    郵遞區號:
    電子信箱:
    網址URL:
    驗證碼:*
    passcode

搜索相关: 醫藥保健 - 其他 - 減肥產品 - 康復產品 - 醫療服務 - 生物工程 - 醫藥項目合作 - 庫存藥品 - 保健品 - 醫用材料 - 醫藥原料、中間體 - 醫療設備 - 畜用藥 - 美容設備 - 中藥材 - 生命科學 - 中成藥 - 醫療用具 - 醫學資料 - 制藥設備 - 醫藥保健代理 - 美容護理產品 - 合成藥

©2024 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