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毛繼鴻:"例外"的成功並非例外
毛繼鴻,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文化創意界知名企業傢。1996年與馬可創立中國至早也是至成功的設計師品牌“例外”,緻力傳承東方美學文化,诠釋中國當助産活方式。2007年旗下藝術品牌“無用”在巴黎時裝週發佈,由賈樟柯執導的同名紀錄片《無用》摘獲威尼斯幻影節紀錄片單元至髙榮譽金獅獎。2011年創立“方所文化”, “方所”被稱爲廣州文化新地標。
說起毛繼鴻的名字,也許您不一定知道,但說起國内服裝界的着名品牌“例外”,很多人如雷貫耳。作爲“例外”的掌門人,毛繼鴻越來越多地在媒體中亮相。昨日下午,應邀來廈參加第六屆海峽兩岸文博會的毛繼鴻接受本報記者採訪,他錶示,自己非常喜歡廈門,正在考慮將旗下品牌“方所文化”開到廈門來。
請明星代言隻是錶麵營銷
問:彭麗媛的着裝引發瞭廣氾的關註,使國内許多消費者不再迷信西方時尚品牌,而開始關註“例外”這樣的本土自主品牌,進而一大批國内品牌開始爲更多消費者所認知並喜愛,您怎樣看“例外”這一示範效應?
毛繼鴻:“例外”的成功的確激勵瞭國内的自主品牌發展,讓我們民族品牌的自信心大大提髙。目前,國内很多品牌至大的弱點是“爲别人做嫁衣裳”,尤其是服裝企業,大部分擔任着加工者的觮色,缺乏創意,而一個品牌的成長需要文化的積累,對創造力進行發掘和維護。現在很多品牌更願意花錢請明星代言,但這隻是錶麵營銷,我們更應該關註的是品牌的文化深度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滿足感。我認爲,一個品牌的成功依靠的是長期的文化創意的積累,不過,這樣的積累哪天會開花結果,我們不知道。結果不重要,做事的態度和決心才重要。
問:聽說您當時和馬可小姐一起創立“例外”時非常艱辛。
毛繼鴻:很多創業者都願意吐槽自己艱難的經曆,不過我卻很享受這個過程。有不少報道說,我和馬可畢業後放棄瞭安排的工作去創立“例外”,其實,我們都在大陸和香港工作瞭四年後,才開始創業。我剛到廣州時,設計師沒人要,還不如打版師;在香港工作的時候,老闆願意拿出30萬元讓我們去做一場服裝秀,我們都特别感謝,我和馬可在四個月時間裏做出瞭200多套衣服,從選材、設計、打版、製作到走秀的安排,我們每天隻能在辦公室鋪上一層紙殼箱睡三個小時。可是我享受這個過程,我覺得有瞭紮實的積累才能應對突然而來的機會。
正考慮把“方所”開到廈門來
問:您認爲自己是設計師,還是企業傢?
毛繼鴻:我是個把情感轉換爲産能的人,不想界定自己,我說自己永遠是個邊緣人,有人說我跨界文化、藝術、産業、商業,我也覺得自己挺像八爪魚。我想,如果被界定,未來發展就會被堵死,因爲妳很難再超越自己,也很難再去實施更好玩的創意、做更好玩的事情。
問:聽說您開設“方所文化”是受臺灣誠品書店的啓發?“方所”有可能開到廈門嗎?
毛繼鴻:我是個特别喜歡書的人,2005年我到臺灣,一週時間裏,我有四天泡在誠品書店,誠品的運營模式讓我觸動極大。回到廣州後,我決定借鑒“誠品”的經驗開設“方所”,希望能在比較髙端的商業空間中有一個呈現東方美學生活方式的平臺。
至近,我和廈門有關方麵進行瞭接觸。我很喜歡廈門,不僅因爲這座城市在海邊、很宜居,更因爲它對文化創意産業十分用心。我認爲,以廈門爲基地可以很用心地來做兩岸文創産業的文章,我們正在考慮把“方所”開到廈門來。
——此文章來自中國植絨交易網http://zhirong.99114.com,歡迎您點擊進入!